登录

163-1 活动图片

AIGC驱动生产力跃升与良好未来塑造

科技哲学经济

活动时间:2023-06-20 13:55 至 2023-06-20 17:00

报名时间:2023-06-10 20:35 至 2023-06-20 10:00

活动地点: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学生之家C区报告厅

活动详情

163-1期详情:

时间:2023620日周二下午14-17

地点: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学生之家C区报告厅

      地铁15号线至终点站紫竹高新区站,从8号口步行400米可至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西门(莲花南路5005号),刷身份证进校。从地铁站至学生之家报告厅约1.3公里,步行18分钟,骑共享单车约7分钟。

主办方:文汇报社

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

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

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

主题:


AIGC驱动生产力跃升与良好未来塑造


■主旨演讲

主持:李念 (文汇报社文汇讲堂工作室主任)

致辞嘉宾:杨国荣(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,教授)

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

主讲嘉宾:林咏华(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)

AIGC “涌现”:大模型产业落地的机遇与挑战

看点先睹:

*为何大模型会带来AI的新一代开发范式?

*AI下一个十年,产业将如何迎接大模型的落地?

*全球性AI 再造中,如何看待中国的生产力跃升能力?

 

■数字&人文圆桌对谈

AIGC+大模型,如何塑造良好未来

主持:刘梁剑  (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,中国哲学教授)

与谈嘉宾:

林咏华 (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)

贺樑   (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,教授)

郦全民 (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授)

付长珍 (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主任,伦理学教授)

潘斌   (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)



入场须知:

1.6月20日下午115-155凭报名二维码,扫码入场,请留好到会场(7-18分钟)和可能获取NFT(约5分钟)的充足时间。

2.数字强国系列讲座,现场限量发放50NFT数字徽章,实名制报名成功者扫码入场后,可按规定扫码领取,先到先得。

 

报名时间、网址:

2023年610日至616日  (NFT数字徽章需时间与实名报名绑定,15日晚前报名有效)。本场同时设有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微信直播,扫码预约,无需实名制报名,线上观看者无法获赠NFT数字徽章


温馨提醒(现场实名制报名者):

1、 本次数字强国系列讲座,新增数字化体验——每讲均会设计、铸造独属于你的NFT,实名制报名成功者,按条件领取NFT数字徽章,先到先得。请勿错过最佳体验时刻。

2、 讲座凭报名二维码扫码入场,请各位听友提前准备。有意愿参与进一步讨论者,可扫码入微信讨论群深化学习。

(如何获取二维码?1、报名成功后即会跳出二维码页面,可截图保存;2、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发送报名成功短信,内含二维码链接地址;3、讲座前1-2天,讲堂将再次发送提醒短信,内附链接)

3、如果报名后无法参与讲堂,请通过报名系统并于规定日期前取消报名,若累计3次未取消且未出席,将予以提醒并不再推送活动通知,若累计5次将进入诚信黑名单无法进行报名。

4、报名系统使用中如有疑问请联系whjt@whb.cn

5、 欢迎大家关注文汇App【讲堂】频道,及时获得更多文汇讲堂相关信息。嘉宾演讲内容经编辑后将在文汇APP上刊发,随后在文汇报上整版刊登。部分内容会制成短视频,发布在在文汇报微信公众号的视频号上。


【嘉宾简介】

林咏华

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, 主管大模型研究中心、人工智能系统及基础软件研究、产业生态合作等重要方向。IEEE女工程师亚太区领导组成员,IEEE女工程师协会北京分会的创始人。曾任IBM中国研究院院长,同时也是IBM全球杰出工程师,在IBM内部引领全球人工智能系统的创新。从事近20年的系统架构、云计算、AI系统, 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。本人有超过50个全球专利,并多次获得ACM/IEEE最佳论文奖。获评2019年福布斯中国50位科技领导女性。


贺樑

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、知识计算和人机混合增强智能,担任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管理专家组成员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,关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对未来教育和社会的冲击。


郦全民

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授,长期致力于计算主义、科学认知等方面的研究,是国内较早从事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,对超级智能的可能性等问题做过前瞻性研究,主要著作有《用计算的观点看世界》《当代科学认知的结构》。


付长珍

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,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常务副主编,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。近期主要学术兴趣为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,面向人类未来的科技与伦理等。


潘斌

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,致力于哲学基础理论研究,近来着力于从哲学视角对人工智能的形上阐释,关注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、智能社会与人类未来等问题,发表《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嵌入》《重思人工智能的辩证法:从人工智能到人类未来》等论文数篇。


刘梁剑

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,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。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,中国智慧研究院哲学教育研修中心主任。主要从事中国哲学、中西哲学比较研究。出版《王船山哲学研究》《汉语言哲学发凡》等专著。


【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简介】

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(简称“智源研究院”)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。2018年11月14日,联合北京多家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共建。
智源研究院的愿景和目标是聚焦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,建立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科研体制,营造全球最佳的学术和技术创新生态,推动北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学术思想、基础理论、顶尖人才、企业创新和发展政策的源头,率先成为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,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深度应用,改变人类社会生活,促进人类、环境和智能的可持续发展。

作为新型研发机构,智源初步探索了“集中力量办大事,青年人才挑大梁,开放生态育创新”的科研组织模式。通过智源学者、智源大会、智源社区、青源会,构筑涵盖产学研用的欣欣向荣的内行生态圈,汇集顶尖学者+全职研究与工程团队,打造有重大技术挑战、需要紧密工程协作、长期攻关的重大系统级成果。
智源正在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开源系统、生物智能、AI+Science等领域的科学研究。智源发布的“悟道”人工智能大模型连创“中国首个+世界最大”纪录;“天演”生命模型工程发布精度最高线虫模型,迈出智能生命关键一步;“九鼎”平台打造AI科研创新基石与试验场。同时,智源研究院也正在建设FlagOpen大模型基础软件开源系统。


【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简介】

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在上海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立足 Conflux 区块链底层系统公链的研发而创立。由多伦多大学教授龙凡博士创始发起,华人唯一图灵奖得主,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。核心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 30 岁,他们主要来自清华大学“姚班”或海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、卡耐基梅隆大学(CMU)、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(UIUC)、上海交大、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计算机专业博士,研发团队几乎包括了计算机系统和密码学领域的顶尖华人科学家。 

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树图(Conflux)区块链底层系统公链,创新研发的树图结构共识算法,突破了现有区块链技术在交易吞吐量( TPS)及确认时间(Confirmation Latency)等方面的瓶颈,在保证公有、开放和安全性的前提下,实现 3000—6000TPS 以上的高吞吐量。


【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简介】

成立于1999年,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。杨国荣教授担任所长,许纪霖教授、胡晓明教授和陈赟教授任副所长。现有校内外研究员30余人,多人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。
思想所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的历史传统为底蕴,展开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,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关注的结合,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研究,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,如杨国荣具体形上学四卷,童世骏《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》等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哲学研究》《历史研究》《文学评论》,以及Dao: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。近百项成果荣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。在教育部十三五基地评估中,思想所获得优秀等级;入选2022年度CTTI高校百强智库。

思想所立足国内、国际高层次的学术交流,促进中西思想文化的高层次对话,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服务。


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简介】

成立于2020年,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(“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”)研究团队和伦理学教研室为基本依托,现有校内外研究员20余人,付长珍教授担任中心主任。中心秉承冯契“智慧说”和哲学系伦理学研究传统,以时代和问题为导向,面向生活世界与人类未来,推进伦理学研究范式与学科范式转型,发挥伦理学对于科技创新、人类生活的价值引领作用。

中心积极对接国家社会重大战略需求,推进伦理学跨学科研究,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伦理、环境伦理、生命伦理等特色研究方向。中心特聘美国迈阿密大学斯洛特(Michael Slote)教授、布罗嘉德Brit Brogaard教授,香港中文大学黄勇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为兼职研究员,重点推进情感伦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等前沿方向.

中心设有“伦理与智慧”名家讲堂、“面向未来的科技与伦理”系列工作坊、微信公众号“大地上的伦理学”等学术平台。主持“大伦理学译丛”(萧阳、付长珍、刘梁剑主编,上海文艺出版社“艺文志”出品),通过引介尚未引起学界关注的思想文本,推动中西伦理学的多维度对话。









活动结束